随着2025年“全民健康体重管理年”的深入推进,身材管理再度成为热议话题。“不节食不运动,月瘦20斤不是梦”“餐前一杯,轻松实现躺瘦”……电商页面和社交平台上,各类减肥药物广告层出不穷。然而,其背后潜藏的健康风险不容忽视。
商家往往通过制造身材焦虑、进行夸大宣传等手段,诱导消费者购买市面上那些标榜“减肥神药”和“一吃就瘦”的减重产品,而这些产品大多并无减肥作用。网络销售的部分减肥产品,甚至含有国家明令禁止的违禁成分,盲目滥用会对身体健康带来不利影响。
治理“减肥神药”乱象,需双管齐下,既要“堵”住乱象的源头,也要“疏”通公众的认知渠道。当前,网售减肥产品已成为虚假宣传、非法添加的重灾区。监管部门在加大对问题产品打击力度的同时,各大电商、社交平台应对“挂羊头、卖狗肉”的违法违规产品负起相应责任,配合市场监管部门进行系统整治和清理。同时,应借助大数据技术,收集消费者投诉举报数据和用户评价,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产品。
“减肥神药”大行其道,同样折射出公众对体重管理的认知偏差。对此,需加强公众健康教育,通过多种渠道普及科学减肥知识,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体重管理观念,倡导健康生活方式,鼓励人们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来实现减肥目标,避免过度依赖减肥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