”也可简称“三减”,是国家《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方案》中提出的专项行动。希望通过“三减”行动促进居民优化调整个人、家庭健康生活方式,提高生活质量,享受健康生活。
今年是体重管理年的开端,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合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2022)》的最新知识,制作了系列“三减”生活小窍门,希望通过这些小窍门帮助广大市民在生活中灵活掌握具体操作技巧,助力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。
烹饪过程严格控制食用油的用量。健康成年人每人每天烹调用油量不超过25-30克,将其合理分配在一日三餐。坚持家庭定量用油,建议把全家每天应食用的烹调油倒入带有刻度的控油壶,炒菜用油均从控油壶中取用,做好总量控制。
烹调食物时尽可能选择不用或少量用油的方法,如蒸、煮、炖、焖、水滑、熘、凉拌、急火快炒等;
少吃或不吃如炸鸡腿、炸薯条、炸鸡翅、油条油饼等油炸食物。在外就餐时主动要求餐馆少放油,少点油炸类菜品。
减少动物性脂肪的使用数量和频次,或用植物性油代替,食用植物性油建议不同种类交替使用。
饮食中的反式脂肪酸大部分来源于人造奶油、起酥油、人造黄油等,藏身于我们日常中的西式糕点如奶油蛋糕、面包,烘烤食品如饼干、薄脆饼,油炸食品如炸薯条、炸鸡块,以及巧克力糖果、冰淇淋等加工食品中。
学会阅读营养成分表,同类食品中尽可能选择含脂肪低,不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。
★ 茄子等非常吸油的菜,为了避免“吃”油过多,可以在做烧茄子前先蒸一下;
或在炒茄子时,先不放油,用小火干炒一下,等茄子中的水分被炒掉,茄肉变软后,再用油烧制。
★对于五花肉、肥牛等油脂含量较高的肉类,可以把肉下锅后,先煸炒两三分钟,使肉里的油充分析出,再加入其他食材进行翻炒。
青椒、豆角、荸荠、莴笋之类的蔬菜吸油较少,用这种方法能有效避免食物浸泡在油中,减少油脂不知不觉中的摄入。
★菜品食用前,可用专用吸油纸吸附菜肴或者汤品表面油脂,从而有效降低油脂的摄入量。